新空间新玩法,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开辟文旅转型“新赛道”
【品橙旅游】近年来,以沉浸式、体验式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展现了旅游消费新趋势。
依托数字技术、围绕游客“五感体验”推出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还带动了文化IP、景区景观等文旅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升级,实现了文旅产业向智慧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随着政策和市场释放出越来越多沉浸式文旅项目发展的积极信号,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能否成为中国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一条“新赛道”?
智慧旅游的新图景
近十年来,在国家层面和旅游主管部门各项政策措施的积极推动下,智慧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环。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等内容。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一批国家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乡村。
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一批智慧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街区,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旅游服务。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门也在深入实施国家智慧旅游建设工程。
2014年1月,原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
2015年,原国家旅游局印发《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序推进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组织开展智慧旅游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确定27个智慧旅游典型案例。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等启动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项目推选活动,旨在选出一批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项目,为发展智慧旅游提供示范标杆,为制定政策文件、实施支持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推荐遴选暨培育试点工作的通知。8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24个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
此外,多个地方政府也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智慧景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于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导编写的《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指南》《智慧旅游饭店建设指南》两部省级地方标准于2022年8月1日起实施……
如今,数字服务、旅游智慧管理等最新应用全面勾勒出智慧旅游的新图景,甚至成为许多地区旅游业的新亮点。
例如,在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游客们梦回大唐,饱览“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唐美景;在山东尼山圣境,无人机托起承载着美好愿望的数盏孔明灯飞上高空,游客们诵读《论语》,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泛舟600多年历史的北京亮马河上,在光影中领略风情水岸;身着古装夜上黄鹤楼,体验历史人文与光影演艺的时空碰撞……
随着人们的旅行需求从简单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混合现实、光影技术、人机交互等数字科技正在积极进入旅游景区、度假区、主题公园、文博场馆、产业园区、休闲街区等空间,创造互动性与沉浸感并存的新场景,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游玩体验。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我国智慧旅游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26家增加至39家。市场规模方面,2019年我国智慧旅游业市场规模为4355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智慧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4512.1亿元。
解锁多种新玩法
进入2023年,在中国旅游业加速复苏背景下,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空间在全国各地开花,不仅为游客们提供了兼具艺术性和新奇感的文化旅游体验,也为国内文旅市场加快复苏注入强劲动能。
在梳理首批24个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项目时可以发现,它们依托载体多样,充分体现了各种应用场景主动拥抱沉浸式创新的发展趋势,而且玩法多种多样。
其中,沉浸与研学旅游相融合,营造“一个场景即一段故事”。EX机器人未来科技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拥有仿生人形机器人的数字文化展厅,该项目是集科技应用场景展示、观光式仿生机器人研发中心和组装调试车间、机器人科普研学营地一体化的未来科技展馆,全方位展示仿生科技、先进智能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等尖端技术成果,提供面向全年龄层沉浸式智能游览体验,为大中小学生提供一场又一场的知识和视觉的盛宴。
EX机器人未来科技馆项目主体大连新次元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从逻辑上来看,能够展现前沿科技成果的科技馆对亲子人群、高知人群、中高收入人群、游学人群有强大吸引力,是除自然景区、主题乐园、海洋公园之外的另一个最佳旅游目的地。同时,科技馆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旅游”的主要特点,即重视内容建设、重视互动体验、重视知识获取、重视未来科技、重视智能化服务、重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重视亲子互动,必然会成为智慧文旅中的重要板块。
沉浸与互动相融合,“网红”变“长红”。苏州湾数字艺术馆融合领先的新型显示、5G+8K、虚拟现实、XR/AR/VR等技术与文化艺术充分融合,以独有的全场景数字化体验,打造内容丰富、沉浸式体验、功能多元的新型数字艺术体验空间。基于物联网技术与管理手段,让展馆细节可视化,给参观者带来沉浸式、互动式、虚拟融合的全新体验。
自2023年3月份正式开馆运营以来,截至目前,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接待人数已经超12万人次。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在讲好过去、现在和未来故事的同时,也生动展示了数字艺术的标杆,也许在未来,了解一座城不用再走街串巷,数字艺术就是一种新的游览方式。观众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沉浸式的体验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沉浸与景观相融合,让“看景”变“入景”。《飞越清明上河图》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项目以北宋张择端的传世佳作《清明上河图》为主题,整个球幕画面以360度全景呈现裸眼3D版《清明上河图》的沉浸式观影体验,配以模拟上升、俯冲、滑翔等动作的座椅,带领游客穿越千年历史画卷,一览宋代盛景辉煌的风采。该项目自正式推出以来,进一步推动了清明上河园由单一观光游向多元休闲度假游进行转变,全面增强了景区的综合竞争力。
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爽表示,随着中秋、十一等节假日的助推和园区9大项目的逐步开放,预计2023年全年景区游客接待总量预计将突破600万人次。
美团文旅研究院院长路梦西认为,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的公布,有助于充分发挥行业内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沉浸式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新体验更好发展。
如何促进产品迭代
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实景演出、沉浸式夜游......如今,沉浸式业态正在以势不可挡的态势抢占文旅行业的新赛道。这种触发身心体验的文旅模式,正在释放出文化和经济的巨大能量。
尽管政策支持、技术赋能、文化助力使得沉浸式产业边界不断拓展,新产品的供给、新业态的培育也为智慧旅游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并形成新的增长点,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的持续发展仍在探索阶段,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乱象。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吕永刚在此前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有的主打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的景区亮点少,缺乏让人惊喜连连、沉浸其中的高品质场景,让消费者认为“不值”;有的主打科技体验的项目使用的是一般性技术,缺少新意,代入性弱,体验效果差;有的沉浸式文旅项目因为投入较大、同质化高,缺乏有效的新型运营模式作为支撑,使得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与其说消费者是在为新技术带来的“新鲜感”买单,不如说消费者是在为技术营造的共情、共鸣以及体验感买单。如何才能不只是停留于技术秀,而是在内容上提升造血能力,促进产品迭代更新?
“厘清沉浸式消费背后深刻的经济逻辑,至关重要。”吕永刚认为,供给方要尊重消费规律、市场规律,通过场景焕新、产品迭代、理念升级,精心打磨产品、做强功能体验、提供优质服务。政府部门也要加强规范引导,推动沉浸式消费健康发展。
有业内人士还建议,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空间设计者需要借助新技术,通过对体验环节的精心打磨和对流程的精细化管理,让沉浸式体验空间既有华美的外衣,又有深邃的灵魂。
对此,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借助推陈出新的数字技术,营造更多新场景、讲述更多新故事,更好地拉近文化与大众的距离。《飞越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一次新尝试,活化了文化、增强了体验。接下来,我们仍将大力挖掘宋文化内涵,以宋文化为主题,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在已经开放的景区三期内陆续打造多个元宇宙体验项目,继续探索数字科技和文化旅游融合的新场景、新体验。”
大连新次元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其未来的科技馆建设,将充分发挥智能技术优势和数字内容创作优势,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有主题的机器人小剧场,以机器人表演和智能交互的方式,完成一套完整的科技文化内容输出,让游客在体验黑科技的同时系统的学习知识。
“我们还通过赋予游客角色,增加其参与感。参与研学的小工程师们,通过变装、佩戴科技配饰、配发工具包等形式变身机器人工程师。真正沉浸式地体验科技成果从研发到产品,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的完整过程。”该负责人如是说。
作为文旅企业,如何紧跟趋势,打造多样化、高品质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项目,激发文旅消费的更大潜力?
敬请关注品橙旅游推出的“中国文旅C盘点系列之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沙龙”。本次沙龙将聚焦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试点项目,邀请知名行业专家和景区目的地、服务商等共同探讨这一新业态的亮点、趋势。